再分配就是分赃的意思
再分配就是分赃的意思

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但官方话语体系四处都是计划经济思维残余。“再分配”就是其中之一。你再怎么不关心也会听到这个词。跟所有的官方文章一样,都是狂复杂的遭腐蚀的文字。政策背后的动机倒不复杂,民众有错误的公平观,上面就能为大家做主。简言之,再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制度下存在贫富差距,为社会稳定,必须缩小差距,要再分配。
张维迎曾有一篇文章讲述过语言腐败的问题。语言腐败现象不单是中国有,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都要重点做的工作。比如美国政府多发钞票,它不会也不敢告诉美国人这是在稀释你们的财富,它叫量化宽松。一般美国人听了也就懵了,好像是一种刺激经济的好政策?刺激经济也是个烂词,因为经济不需要任何政府来刺激。一环扣一环地用生造或改造过的词把正常人的思维搞得混乱无比。这时候要揭露其荒谬本质可能也需要进入对方的话语体系,导致了很多不错的文章人们看不下去。
就像鲁宾逊和他的孤岛是探讨各种社会问题的非常好的例子,被反复拿出来举例。我也喜欢把问题放到一个村子里看。这样会清晰明了,相信白痴都能理解。人口规模不管多大,分工多细致,人行动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假设在一个以物易物的理乐村,养奶牛的瓦西里比村里所有人都努力生产好奶,那么瓦西里就可以用自己生产的奶去跟其他村民交换更多的东西(瓦西里是村里的富人)这是他辛勤劳动应得的。村里有个叫桑德尔的书生敏锐地发现了村民们的贫富差距,向村里的强盗(政府)建言对本村财富再分配。强盗也不敢太放肆,先让桑德尔先村民们人手一册《公正》,点燃贫困阶层们的怒火。再分配得到了多数人支持,强盗名正言顺抢夺瓦西里家的奶,拿出一小部分分给愚蠢的村民,大头的强盗当然是自己留下。桑德尔也分到不少奶,对强盗来说桑德尔非常有用,必须养着。
村民们看到残疾人老张得到了强盗的救济,都很满意,感到很安全,甚至都不怎么想干活了,等着分配。哪怕自己也要向强盗上供,但看到瓦西里等富人上供的更多(所谓像富人征更多的税),心里颇为平衡。原本瓦西里再积累一段时间就可以搞个大规模的奶牛场,不仅让村里的牛奶变得极其便宜,而且解决了其他村民的就业问题。更富有的瓦西里帮忙解决村里的老弱病残是必然的事情,不管是出于善心还是奶牛场的口碑。而如今瓦西里愤怒也没用,消极一点,就不干了。村民们以后都喝不到便宜的奶了。
财富平等的口号是很诱人的。然而,假如不是财富的不平等,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现如今穷人能在当下享受到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也是昔日财富不平等的结果。现在的很多日用品都是早期的奢侈品,比如汽车电脑手机。研发创造是需要钱的。中国的仇富现象由很多因素造成,不能忽视骨子里对财富平等的错误向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