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中的经济学

伯乐相马中的经济学

无自动替代文字可用。
作者 胡静之
韩愈《马说》中伯乐相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在寻找千里马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呢?找伯乐。找到伯乐就找到了千里马。但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把这个找千里马的问题成功地转化为找伯乐的问题。那么请问了: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伯乐又如何去找呢?按照韩愈的理论,当然是找伯乐的伯乐了。那么伯乐的伯乐呢?找伯乐的伯乐的伯乐。那么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无解。
我们换一个更为现实情景也可以推理出此题无解。当你要判断一匹马是否是千里马的时候,就要找伯乐。假设有两个人(也可以更多)自称是伯乐,你要怎么判断谁才是真的伯乐呢?很明显我们又回到第一个问题的死循环中了。现代社会为了解决这种死循环,创立了文凭和证明制度,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证书未必就能够证明你是真的伯乐,没有文凭你也未必不是伯乐。
置换到经济学问题,我们能谈些什么呢?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好不好呢?好!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计划得好,得完美,你才能说计划经济是好的。事实上我们的计划99.9%的情况都在不尊重市场规律,甚至是违背市场规律。那么,我们怎么去寻找一个好的也就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计划呢?那么我们去找伯乐好了,于是乎这个问题又变成了死循环,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即使运用文凭证明的手段,我们也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计划,计划一旦不完美,市场运作就会紊乱。经济学是复杂的学问,其复杂性就在于经济学的唯一基础就是本身就很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模式。我们人类永远也无法拿出一份符合市场规律的完美计划,因而计划经济一定是不好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宣布了一个十八亿亩红线。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这个十八亿亩是怎么得出来的?为什么不是十七亿亩或者十九亿亩?也就是说,国家这个十八亿亩的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们知道,不经过市场的实际运作,经济学就不可能产出数据,那么我们很好理解,这个十八亿亩,明显就是决策部门的一家之言,不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更不好的情况,这个十八亿亩的数字,有可能是一拍脑门就制定出来的。其二,保证粮食安全的途径是什么?一般人的思路和政府一样,保障粮食安全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耕地面积,二是农民数量。基于保证农民数量的政策就是城乡二元体制和大城市落户限制,而基于保证耕地面积的政策就是十八亿亩红线。但是请诸位仔细思考,粮食总产量仅仅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吗?很显然并不是的。亩产才是决定粮食总产量的关键因素。建国六十余年来,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人口增加了150%,而粮食产量却不断增加,近年还有数亿农民涌入城市,那么粮食增产的因素是什么?亩产。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六十年的粮食增产都是通过亩产增加实现的,不仅过去是这样,未来还将是这样。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会促使亩产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十八亿亩红线根本没有必要。
计划的危害绝不仅仅是“没有必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单位产能的下降。资本在自由市场条件下都会往效益最高的地方流动,农业资本流向农村,城市资本流向城市。而十八亿亩红线的存在,使本该由农村用地的土地无法置换为城市用地,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率不提高,经济发展就会减缓甚至陷入恶性循环。自由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法则就是地尽其用,本该用作城市建设的土地还停留在农耕水平,就无法做到地尽其用。地不尽其用,市场机制就会受到破坏,最后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城市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因为十八亿亩红线的存在而止步不前,相反,中国大城市化的脚步一天比一天快。而为了把政府划定的保护耕地的范围转化为城市用地,就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而审批的过程,就是容易滋生腐败的过程。地产开发商为了取得土地,不得不向政府行贿,而政府也正好有正当理由从事贪腐行为。
除此之外,当城市近郊的土地被置换为城市用地的时候,十八亿亩很明显就不足定额了。为了补齐十八亿亩,农民必须去远离城市的地方开垦新的土地。而这新的土地,要么是城市后花园的山地以及水源地,要么是生态环境本就薄弱的荒漠草原地带,于是,我国的环境问题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过程。
上例说明了,计划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事实上,特色档为了面子不得不进行语言腐败。比如:“我们要树立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我们要保证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和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地位”。事实上,这两句话是自相矛盾的。当然,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隐藏了经济学陷阱。国有企业能够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政府护佑带来的垄断地位,比如移动、联通、电信在本领域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不是因为他做得好,而是由于有政府保护。国有企业不惧怕竞争,也不需要竞争。大家仔细思考,存在不需要竞争的市场经济吗?肯定不存在。市场经济的第一要义就是竞争,不竞争,不市场。所以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推理出上述两句话是自相矛盾的。
而国有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公有制,即我所说的官僚所有制的存在,不仅会扰乱市场,降低经济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摧毁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造价值,而在国有经济存在的时候,民营经济往往无法正常发展,也就是说,民营经济为了发展,必须走旁门左道。这样一来,不仅又有了滋生腐败的机会,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将是完全的摧毁。
其实我们稍微想想就知道,你让苹果给你提供更好的服务容易,还是中国移动容易?很显然是前者。
所以,树立自由市场,从打破国企垄断做起。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