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的私人生产——政治边界与保险
防卫的私人生产——政治边界与保险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我先比较防御保险以及天灾保险。常会看到这两者之间的譬喻,而检视是否存在这种类比或者存在何种程度的类比则对分析有所帮助。这类譬喻,将一定地理区域内的每个人面临相同风险的地震、洪水与飓风威胁,类比成美国或德国境内每位居民都面临受外国侵略而成为受害者的相同风险。除去一些表面上的相似(我将在其后提及),这个譬喻中很容易可以发现两个基本缺陷。其一,地震、洪水或飓风的威胁边界,是根据客观物理条件而成立,因而可被称为自然。而政治边界则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政治边界是人为界限。美国的边界在19世纪期间不断改变;德国直到1871年以前不存在,而是近50个独立国家的组成。当然,没有人会声称这些边界重绘是发现较广范围的人与原先范围的人面临同样安全风险的结果,而这违背了我们先前所持的同质性(相同)概念。
第二个明显的缺陷,在于地震、洪水、飓风等天灾盲目地进行毁灭,不分地点与事物的价值高低,而是不加选择地攻击。侵略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侵略者可以进行筛选也确实会进行筛选,侵略者不会攻击或入侵像撒哈拉大沙漠那样毫无价值的地点与事物,而是那些具有价值的地点与事物。在其他事情相同的情况下,越有价值的地点与事物,就越容易成为侵略的目标。
这也引出下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政治边界为人为专断,攻击也并非盲目,而是专门针对有价值的地点与事物时,存在任何非人为专断边界能区分不同安全风险(攻击)的区域吗?答案是「存在」。这种非人为专断边界就是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原始占有和/或特定个人在特定地点的生产结果。每个进行占有的生产者(所有者),都用自己的行为表明这些被占有或被生产的物品(商品)具有价值,否则就不会占用或生产这些东西。每个人的财产边界都是客观的,透过主体间互动而确定。这些财产边界透过某具体个人的占用或生产程度而决定,而所有具有价值的地点与事物的边界,都与财产边界共存。在任何给定时间点,每个具有价值的地点与事物都被某人拥有,只有毫无价值的地点和事物才不会被拥有。
在周围环绕他人的情况下,每个占有者和生产者都可能成为受攻击或被入侵的对象。由于每份财产(相对于事物)都必然具有价值,因此,每个财产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其它人侵占的目标。因此,虽然每位业主选择财产位置与形式都有无数方面的考量,但安全顾虑肯定会有相当影响。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偏好于比较安全的地点与财产形式,更甚于那些比较不安全的地点与财产形式。然而,不管所有者的财产位于何处或是何种形式,即使在侵略的潜在可能性下每个所有者也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财产,这展示了所有者保护与防御这些财产的个人意愿。
但是,如果私有财产边界是涉及侵略之风险系统中唯一的非人为专断边界,那么,有多少单独的财产持有,就有多少不同的安全区域存在,而这些安全区域的范围不会超出于这些财产持有。工业意外的情况更是如此,也就是说,财产侵略的保险似乎更像个人保险的例子,而非团体(相互)保险的例子。
个别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通常取决于地点,虽然同一生产者对于复制到不同地点的同一生产过程会保持相同的错误率,但是私有财产的侵略风险,也就是生产地点,则因地而异。由于这种特性,使得每个被占有或生产的私有财产都是独立且独特的。每一个位于不同地点的财产都受到不同个人的控制,而每个地点都面临不同的安全风险。我的安全可能因居住地点而有所不同,例如,农村或城市、山丘或山谷,或者是距离河流、海洋、港口、铁路或街道的远或近。事实上,即使是邻近地点也面临不同风险,可能会有所差异,譬如,如果比邻居的居住纬度高或低、上游或下游、距离海洋远或近,或简单地位于邻居的北边、南边、西边或东边。此外,每个财产,不管其位于何处,都能够被所有者塑造与转化,从而提高安全性并降低被侵略的可能性。例如,我可能可以买把枪或保险箱、在后院打落攻击我家的飞机,或是拥有一把可以杀死千里之外侵略者的雷射枪。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财产会相同。每一个所有者都必须个别保险,而每个承保侵略保险的保险公司都必须持有足够的资本储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