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享乐主义相比,严格律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已落后于时代?
与享乐主义相比,严格律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已落后于时代?
(很有寓意的知识,希望能给纯洁孩纸们带来一点自信,因为没有禁欲主义这回事,所以也不要在意他人的讥讽。)
消费主义似乎是现代性的标志。
现代社会里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使得诱惑无所不在——食物、性、华服、豪宅名车,etc.
此处不探讨因宗教或政治信仰而选择清教徒生活的人,也不探讨因为经济原因所限,必须艰苦朴素者。
单就哲学观点来看,还有人把斯多葛式的”自律”和”纯洁“当作一种生活信念吗?
现代社会里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使得诱惑无所不在——食物、性、华服、豪宅名车,etc.
此处不探讨因宗教或政治信仰而选择清教徒生活的人,也不探讨因为经济原因所限,必须艰苦朴素者。
单就哲学观点来看,还有人把斯多葛式的”自律”和”纯洁“当作一种生活信念吗?
假设一个班上有小王和小李两个同学:小王的课下时间都用来了打游戏,约姑娘,睡大觉;小李的课下时间都用来了刷习题,刷习题,刷习题。我们说小王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同学,小李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同学。
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个体,难道小李真的有那么热爱刷习题吗?当然不是,小李的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投资」,是为了将来出任总经理,赢取白富美,从而享受更「高级」的趣味。小王难道不想脱离「低级」的趣味吗?当然不是,小王只是觉得与其在遥远的未来获得虚无缥缈的成功,还不如趁现在多睡个大觉来的实在,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通通「消费」掉。
所以说贪图享乐还是严于律己,取决于一个人的时间偏好。时间偏好强的享乐主义者们,往往倾向于做回报周期短的事情,而时间偏好弱的严于律己者们,往往会投资那些收益高但回报周期长的事情。
为什么社会更鼓励人们严于律己呢?这是因为一个理性的个体追求的目标是一生效用的最大化,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好越弱,一生的效用加总越大。而在同质的理性人假设下,总效用也会更大,既然效用大当然会鼓励啦。
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说,在无法改变初始禀赋(是含着金汤匙还是银汤匙出生)的情况下,增大我们一生的效用只能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是提高我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其二是严于律己,多追求那些回报长但收益高的事情。
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个体,难道小李真的有那么热爱刷习题吗?当然不是,小李的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投资」,是为了将来出任总经理,赢取白富美,从而享受更「高级」的趣味。小王难道不想脱离「低级」的趣味吗?当然不是,小王只是觉得与其在遥远的未来获得虚无缥缈的成功,还不如趁现在多睡个大觉来的实在,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通通「消费」掉。
所以说贪图享乐还是严于律己,取决于一个人的时间偏好。时间偏好强的享乐主义者们,往往倾向于做回报周期短的事情,而时间偏好弱的严于律己者们,往往会投资那些收益高但回报周期长的事情。
为什么社会更鼓励人们严于律己呢?这是因为一个理性的个体追求的目标是一生效用的最大化,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好越弱,一生的效用加总越大。而在同质的理性人假设下,总效用也会更大,既然效用大当然会鼓励啦。
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说,在无法改变初始禀赋(是含着金汤匙还是银汤匙出生)的情况下,增大我们一生的效用只能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是提高我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其二是严于律己,多追求那些回报长但收益高的事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