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吗?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吗?
一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人人有责”。
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又有人要开始扯淡了。
人人有责的意思是:你不知道这件事谁负责。
人人有责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不用负责。
大概是因为这句话太Low(比如经常出现在乱倒垃圾的地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后来升级成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关心下一代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办好乡村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遏制“少年妈妈”现象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斩断毒品魔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牢记历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保护大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献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社会的公平和公义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关注留守儿童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
随手搜的结果令人惊诧:原来我有这么多责任。
二
看过一个很短的视频,一帮人排队的时候,有个人插队,前面的人回过头,掏出枪,把他干掉了。
这个视频被转发了无数次。它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一定是因为它有着某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面对有人插队的时候,视频里的主人公没有大声说:“遵守公共秩序,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没有说:“打击插队,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一个人说“人人有责”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并不准备承担任何责任。
当一个人说“人人有责”的时候,就意味着他没有勇气去追究责任。
三
我没法想象,当哈利·波特握着魔杖站在伏地魔面前,当武松找到西门庆,当那些经典的复仇电影里的主人公站在凶手面前,他们会来一句:“我家人的惨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或者“请大家帮我报仇,实现正义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也没法想象,肖申克会觉得帮他越狱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阿甘会觉得让自己这样的智障人士衣食无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一个人说:“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的时候”,他或者在扯淡,或者已经让煽情冲昏了理智。
这种扯淡式的言论,在技术上是无法实现的——既无法负责,又无法问责。
这种调调适合煽情。煽情空洞,不指向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就像狄马曾经质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所说的:这是人家的天下,你怎么负责?
四
承担责任是有代价的。
张口就来一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很容易。但说出“这是我的责任”很难。
追究责任是有风险的。
当你准确的说出某件事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责任时,当你进一步去追究他们的责任时,你和复仇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承担着风险。
但是批判社会是没有风险的,批判国民性也是没有风险的,大谈什么“平庸之恶”也是没有风险的。
扯淡是没有风险的。
相比“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种装逼的话,我更喜欢那句古老的谚语:冤有头,债有主。
我相信责任一定是具体的,空洞无物的责任毫无意义。
五
流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的时代,未必就是负责的时代。
社会永远不会也无法负责,具体的人才会。希冀于社会,不如去找具体的人来行动;谴责于社会,不如找具体的人来追究。
当我们讨论到“责任”,我的朋友林允则在他的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以前有一个故事:年关的时候,大家赶火车,一个不大不小的站,那时候还没那么好的安全隔离设施。人手又紧张,眼看许多人要翻栏杆,秩序要乱。女检票员就用喇叭喊,请大家排好队,不要乱,队伍里有小孩,注意安全。没人听她的。另一个人这么喊:我一个人肯定抓不住所有违反规矩的人,但我只盯着抓第一个翻栏杆的人,我豁出去了,保证今天就让他坐不上这趟车。谁有种就试试。……然后秩序井然。说反抗一个人人有责的制度常常是假的,大多数时候正义不需要你对付一百万人,你只需要对着一个人死磕就可以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