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愚蠢的禁令

那些愚蠢的禁令
政府要打击一种商品(含服务),手段多多,根据对行业损害的严重程度,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收重税
比如多国政府对烟酒的做法,都属于此类打击手段。此手段以善意之名行敛财之实,对行业发展虽有桎梏,却不致命。至多让本来可以价格低廉的此类商品变成普通人需要谨慎消费的轻奢侈品。
我在温哥华的市区街道上抽烟,会不时遇到前来讨要一支的普通市民,我丢掉一个烟头儿,会有流浪汉跑过来捡起来猛抽几口。娘的,不就是抽个烟嘛,在国内稀松平常的事情,在这里竟让我产生了一个地主老财的优越感。这都是因为加拿大政府对烟草苛以重税造成的。
2、垄断专营
此手段我天朝民众体会最深。曾经,天朝政府垄断了所有商品的供给,造成所有商品都紧缺,且都粗制滥造。近30年,开始逐步放开了部分商品的垄断,但依然有大批商品垄断专营于政府手中,所以民众依然不得不承受着高房价、高油价、高利率、较高的出行成本……,而且,你还得不到好脸色。
3、禁止市场流通
此类商品有:妓院、赌场、野生动物、地下文物、器官买卖等,还有即将实行的比特币禁令。
此手段杀伤力很强,却依然无法让行业绝迹。事实上,它更壮大了黑市的繁荣,让黑市操纵于黑帮和官员之手,谋取巨额暴利,让所有从业者和消费者都不得不承受更高的风险和压榨,让他们宣称要保护的对象事实上推向更悲惨的境遇。
4、禁止持有
这是绝杀技,却也是对社会危害最大最激烈的手段。最具代表性的此类商品首推所谓的毒品,为什么我会加上“所谓的”呢?因为“毒品”两个字本就是一个污名化的宣传用语,所有懂汉语的人都知道“毒”这个字在人们脑海中的恐怖意义,所以政府就拿出来用了,用以强化描述对象的邪恶形象,以便更顺畅地推行他们的禁令,从效果看,很成功。
事实上,这就像小三儿称原配“黄脸婆”、原配称小三儿“狐狸精”一样,这都是情绪化的用语,真正有逻辑分析能力的聪明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忽悠者依然能够大行其道。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实在没有发言权。不过我知道,全面禁止它,对社会的危害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具体分析起来需要大篇幅了,我只简短提醒几句:
禁止会把产业推给黑帮,超大幅度推高价格,会把成瘾依赖者推向家破人亡和犯罪,会让从业的黑帮更有动力去诱导和强迫民众吸食“毒品”。
不禁止,产业就会在企业家之间自由竞争,更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会被研制出来,虽然可能会有更多人吸食,但由于价格低廉,购买渠道众多,因吸毒而破家者和诱导强迫他人吸毒者会自动绝迹。
这其中还没有算上因禁毒而出现的庞大无比的开支。钱来自哪里?依然来自打劫你我的税收。
我们被打劫,所得钱财再去做一项邪恶的事业,而我们中的绝大部份还支持这样的事业,如此悲哀而无奈的轮回,人类社会还会上演多久呢?​​​​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