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看广告
人人都爱看广告

我的一位朋友喜欢看综艺节目,向我眉飞色舞谈论精彩节目之馀,不免抱怨广告的泛滥成灾。无论是片头还是片尾,中间的插播,广告总是狂轰滥炸。主持人每讲一段话总要念叨大段广告词,提示节目赞助商。朋友说她受够了。可惜,她实在舍不得好节目。有时生怕错过几分钟,也要耐着性子把广告看完。我提醒她,没有这些“讨厌”的广告,好节目是制作不出来。她接受这话的道理,但还是抱怨电视广告过度,给观众带来负担。
这种抱怨非常普遍。去年广电总局下发通知,禁止所有电视剧插播广告,一时间上下拍手称快。不久人们就发现,插播广告是没有了,电视剧前后的广告时间却延长不少。管制再要深化,恐怕就要规定节目单了。这当然是不可行的。可见作为经济现象,广告不能被随意地消灭。消费者嘴上称厌恶,实际上还算能容忍。如果节目过分地插播广告,影响观看体验,收视率就会下降;如果广告制作恶劣,想招徕美誉却引来骂名。在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选择是有力量的。高收视率的节目和高额的广告费,全拜消费者所赐。他们乐意为好节目付费。
广告使得节目制作摆脱了政府经费的控制,为商人服务消费者开辟了新的渠道。现代人几乎都可以免费地收看电视。很多人会说,那又怎么样,付费都摊到商品价格里了。言下之意,广告推高了商品价格。从一些现象看,似乎如此。大公司在广告费上一掷千金,明星代言往往要拿掉它们几个月的利润。经常有学者呼吁停止广告大战,不将成本浪费在明星上,消费者就不必付出额外负担了。
商人们真是在白白烧钱,徒然让消费者承担社会浪费吗?
稍有点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胡说。广告让消费者获利。首先是它减少挑选的成本。有能力大做广告的公司,通常实力雄厚,产品优秀,信誉卓著。消费者只要记住牌子,就不必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上作对比。其次,广告扩大产品销路,帮助降低成本。其中的奥秘就是“规模效应”。一个行业如果市场狭小,原材料生产和专业分工往往发育不足。只有扩大市场,流水线和批发买卖才变得可能。广告费也是生产要素,它帮助企业扩大规模,降低单个成本。很多企业将广告做得铺天盖地,产品价格却一降再降,这在市场上非常多见。明星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影响巨大,收入自然可观。通过广告,企业、明星和消费者实现了共赢。
也有人指出,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他们已经具有市场支配能力,再怎么做广告,消费人群已非常稳定。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做广告(广告费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经营性支出),岂不是纯属浪费?其实,大公司每年投放巨量广告,正说明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都是从小到大做起来的,大公司深谙此理,他们会坚持不懈地保持竞争力。品牌塑造要日积月累,做广告越多的公司,在产品上更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出现事故,它的广泛知名度就会从价值变成噩梦,销路一落千丈。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相当于企业的担保单,担保着它的产品质量和责任。这也是人们愿意选择大品牌产品的原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