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是如何被政府弱化的?
企业竞争力是如何被政府弱化的?
依目前全世界的状况来看,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是指人与人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换,不受政府颁布的法律、行政指令干预,完全可以根据交易双方的意愿,自由交换。每个国家的市场自由程度,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对市场交易干预较少。但像朝鲜、古巴,还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采用的是完全政府中央计划指令型的经济。

(从太空看朝鲜的夜晚一片漆黑,韩国灯火通明)
从后果来看,凡是后者,都比较贫困,而市场越开放的国家,就越富裕。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对比就是朝鲜与韩国。还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内地与香港。当然,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比喻。

(米塞斯在该书中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不可行)
上世纪20年代,伟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已预见了这样的后果。现在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学,也承认市场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本篇着重分析政府管制对企业内部行为的影响来分析。
政府干预市场的表现,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对企业准入、运行进行干预;二是对一些企业进行扶持。
法律法规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了创业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门槛。本来消费者可以以更便宜的费用得到服务,由于政府管制,导致消费者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价格去购买服务。市场竞争因准入制度的存在被弱化。政府无形中对市场中现有的供应方,提供了垄断保护。

环保、税收、消防等方面的各种干预、管制市场的交易行为,使得企业家们,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应付管制部门,而不是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政府会对某些特定的行业、地区中的企业进行扶持。这些扶持,都是以非常高大上的理由进行,比如说新能源汽车、家电下乡、新技术。还有以扶贫的方式,将沿海的税收,对贫困地区的企业进行转移支付。
管制与扶持,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两种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让企业变得毫无竞争力。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腐败。
在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因为没有政府官员对市场的管制与扶持,企业家获取收入的唯一来源是以产品或服务,取信于消费者。消费者是拥有绝对主权的。任何企业家,只要不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他将被消费者无情地淘汰掉。
如果在企业家与消费者之间,加入政府官员这个影响因素,政府官员由于拥有制定、实施法律法规的权力,企业家不得不服从政府官员的管制。他不得不将消费者,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首先,在时间的分配上,企业家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处理政商关系上。由于官员的权力在手,与官员的关系处理融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企业家在处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时间就减少了。企业家如果处理不当,消费者得到的就不是令人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与扶持,会使得企业会认为,企业的利润,主要是来自己于政府与企业的支持。所以,在中国,企业家们经常说,企业的成功,主要归于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这有一定的正确性,虽然给他们付钱的是消费者们,但官员可能轻轻动一个指头,就能把企业家推下深渊。
在一个完全市场经济体系里,企业的成功,必须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也就是采用哪一种管理方法、手段,使得消费者们能购买到超出他们预期的产品与服务。

从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的《地区优势》一书中,可见一斑。以美国128号公路和硅谷的IT企业为蓝本,进行了企业之间的区域对比。研究发现,128号公路地区的IT企业,由于受政府扶持较多,内部管理通常比较封闭、等级、官僚、呆板。与硅谷企业的开放、自由、无层级沟通的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最终,那些曾经受政府扶持的IT巨头,最终被自由开放的硅谷新型IT企业打败。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中,企业要生存,必须要现金流支撑,利润还仅是其次。如果企业卖出某种产品,现金得不到回笼,或者没有其它资金进入,它必定撑不下去。其核心,是要有可出售的产品与服务。所以,如何更有效率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就是日常管理的核心。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家或地区,只有靠高超的管理,才能出效益,使得企业长期存活,它无时无刻都要面对随时出来的竞争者。那些能更有效率、更低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服务或产品的企业,会淘汰那些落后的企业。除非那些落后的企业有政府保护,有纳税人继续给它输血。

(米塞斯在该书中详细论述了政府管制下的企业如何被传染官僚主义作风)
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企业面对的消费者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小,企业的管理通常向政府的官僚方式靠拢。他们会形成僵化、专制的组织形式,其业务流程不需要太多创新,应对市场也不需要太多的灵活空间。企业中唯一的管理,就被理解为“控制”,是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本应在市场中与其它供应方竞争,提供给消费者更优质实惠的产品和服务,现在转变为主要看政府官员的脸色行事。

企业家会因政府的干预、扶持的方式取得个人经济上的成功。但由于没有同行竞争,在管理方面,就会落后于那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211.49美元,美国人均GDP为57045.46元。这相当于,一个美国人产生的GDP,相当于6.95个中国人。从人均生产效率来看,因政府管制或扶持导致企业管理效率的下降或得不到进步,这个数据可以做个印证。
放到更微观的层面看,在企业内部,IT信息化可以让信息传递更精准,让决策更加高效。但是,每个企业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那些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无一不在IT方面有较大的投入。这是一种管理创新。笔者在不同的公司发现,凡是更少竞争的企业,IT信息化程度越低。
企业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它和其它组织一样,是由人构成。内部有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他们要共同合作,给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求生。但是,内部的合作,也即是管理方式,受很多方面影响。如企业主、高层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知识和价值观,产品生产方式,社会大众的偏好,政府的管制与扶持等等。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与对特定行业、地区企业的扶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影响是巨大的。它奖懒罚勤,它会让企业疏于管理,给消费者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它会产生更多的官员腐败事件。最终的买单者,是所有的消费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