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育市场化,就没有“一代宗师”

没有教育市场化,就没有“一代宗师”

 齐亮 
    
    “叶师父您教过拳么?”
“靠教拳吃饭,还是头一次。”
“怎么一下有这种打算?”
“为生活。”

1950年,电影中的叶问来到香港,其时百业凋敝,谋生艰难。幸好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还有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一个人饿死前可以摆一个小摊而不被驱逐,可以办学而不被取缔。
——自由是每个人(就像此时的叶问)饿死前的一条活路。

叶问做教育创业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通过收取学生学费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幸好那个年代还不流行全民大谈教育,否则随便哪个公知大喝一声:“你要是为了赚钱,就不要来做教育。”叶问也该羞愧而死了。


叶问收徒,“无瓦遮头,舞龙舞狮,一概不教。”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公然的拒绝贫困生。就是说,如果你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就不收你做学生。
这样的话,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往往是“做得,说不得。”但是叶问却“有言在先”,说的光明磊落。
要是放在今天,充满正义感的记者和知识分子们会不会因为这样的“歧视言论”而愤慨?会不会批判“教育不公”,控诉穷人连学武的权利都没有?
舞龙舞狮协会会不会起诉叶问,说他宣扬行业歧视?

叶问没有文凭,没有专著,没有获奖证书能够证明他的武学水平。他所学习的“咏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门派。放在今天,叶问教拳类似一个不入流的专科毕业生居然在办学。
如果开武馆也有类似教育局之类的主管部门,叶问能取得办学资质吗?
朝阳区群众会不会举报叶问开的是“黑学校”?

叶问的课程听起来单调乏味。 
“没绝招,三板斧。摊、膀、伏。”
“跌打正骨,内功点穴,一概不会。”
如果武学教育是被国家垄断的,叶问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吗?即使拿到了,当他申请开设“咏春”这样的非主流武学课程时,能获得通过吗?

今日世界,老师们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安全,因为一旦出事,后果严重。
所以很多春游、秋游都取消了,很多觉得不够安全的探险、野炊之类的教育活动也取消了。
学生呆在教室里是最安全的,所以大多数时间就让学生们呆在教室里。

叶问的武学教育,安全做的怎么样呢?防火设施合格吗?
学生在学武、切磋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意外,出现了伤残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家长会不会根据相关法律把叶问告到倾家荡产?
叶问会不会为了“适应现实”而取消所有的“切磋”,加入大量的理论课程,让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来背诵咏春的理论知识?期末考试通过答卷做题就可以了,考多少分就可以证明武学学的怎么样了?

叶问当年与宫二小姐眉来眼去,算不算婚外恋?战乱年代叶问的儿女夭折,叶问有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有没有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叶问常常出入青楼,多次与人打架斗殴,如果叶问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会被媒体曝光吗?会因为嫖娼和打架斗殴被刑事拘留吗?他的命运是在电视上流泪悔过、向全国观众道歉吗?他会因为“武德”不好而被相关部门封杀吗?
他还能成为一代宗师吗?
……


 
幸好叶问的一生,不用面对这些问题。他要面对的是高手的挑战、生存的压力、竞争对手的骚扰、爱情的坎坷,他在这些挑战中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代宗师。
后来的叶问们要面对是另外的一些挑战,他们要通过考试,要写论文,要拿到教师资格证,要保证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不会发生丝毫的危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律法和职业规范,要面对来自官僚体制的考核和评价……他们温文尔雅,擅长空谈,相互切磋的传统早已中断,一帮前辈推举一个年轻人登台与大师交手的故事成了遥不可及的传奇。再也没有那样海阔天空的自由,再也没有那么多让人心驰神往的切磋。
他们迷茫的问: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有大师?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