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为什么憎恨资本主义?


马克思为什么憎恨资本主义?

穿越历史与概念的迷雾,在探讨马克思为什么恨资本主义这一话题之前,界定“资本主义”这个词的概念与一些基本的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类总是面临两大无可救药的困境:上帝是极度吝啬且不公平的,大自然同样吝啬且赋予人与人绝对的不平等。不管是从上帝法则还是自然法则的角度讲,“人人生而平等”与“无限丰裕富足、按需分配”全都只是智障者的呓语。
要保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有且只有一个方法,即,相对于人口的增加,加速累积资本,生产更多的财货。
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基于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生产组织方式,其本质就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自由生产、自由交换的自由市场经济。
“自由市场”的核心是“自由”。每一个人能自由地支配他的生产资料,自由地使用资本,自由地生产,自由地交换,自由地选择,自由地消费。
在自由市场里,一个人若想要发财,唯一的途径就是拿出你最好最便宜且为他人所喜欢的产品(服务)来,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这里,消费者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其实就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最公正的裁决者:他们选择,他们用金钱投票。
在这一意义上,你为自己生活地位、为改变命运所作的每一次奋斗,你追求利润的动机,就是一个满足他人、服务他人、利于他人的过程。在自由市场里,自利就是利他,你获取的利润越大,越能说明你对大众的贡献。
微软、苹果,腾讯、马云,他们没有赚谁的“黑心钱”,他们没有“掠夺”任何一个穷人。他们成就的庞大商业帝国,他们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我他自愿选择的结果;金山的Wps斗不过微软的Office不是微软的错,而是你我他宁愿选择用高价的Office,也不愿意用免费的金山WPS。
在自由市场里,你若斗不过微软与苹果,打不趴马云与麻花藤,你若收入没有影视明星多,那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你与他们比,你不行。
你可能马上会反驳说:不对!我搞不过“两桶油”,我去加油站加油完全是没有选择;我斗不过盐业公司,我必须买比美国贵十几倍的食盐;我更比不过那些红二代官二代,他们能开各种公司,而我没有机会……
你能这么思考,还真就对了。因为你提到的这些情况,都不是在自由市场中,都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是“特色市场经济”。其特色之处,身处其中的我们,自是不消细说,说了也是“犯法”的事儿,都懂。我们只继续说说“资本主义”的另一个特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承认上帝法则的或自然法则的“人人生而平等”,但却强调在市场交换中的机会平等与过程平等——只要你有能力,你随时可以向任意亿万富翁发起挑战而无需许可,没有障碍。比如你想搞个电视台,比如你想搞个网站,比如你写了本书要出版……都没人干预你,限制你,甚至禁止你;你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你的产品与服务有没有受众,他们会不会自愿地掏出钞票投你一票。
很明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的社会:一是基于自由交换的;一是基于身份的。
在身份社会里,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取决于他的家族出身,阶级,官职,权力,甚至武力。在这种社会中,阶层分明,并且沟壑森严,难以逾越,个人才能与努力奋斗基本上很难改变他的生活状况与地位。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里,每个人的生活、地位靠个人奋斗决定,每个人按照给他人提供的服务而取得报酬,他给了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这一原则,对个人的缺陷与低能,没有宽容: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往往只属于少数天才。这一事实令无数失败者自觉羞辱而心生怨恨。
马克思勾引了破落贵族的女儿燕妮,恋奸情热时,自是如胶似漆,地狱胜似天堂。只可惜日子一久,加上马克思对燕妮的新鲜劲儿一过,软火了,燕妮就不干了——要知道破落贵族也终是贵族,落毛的凤凰还是要赛过鸡的——开始整天冲着小报馆的小职员马克思数落唠叨:
“你咋就这么差劲呢?你咋就不能像对门的李嘉图,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呢!”
“隔壁人家门格尔一周赚800磅,你一周才拿回家4磅,你还有脸说爱我……”
……
马克思心里苦哇。还有苦无处诉,不能诉。为什么?我们且来看看。
要是在身份社会里,燕妮这个破落贵族再破落,也嫁不到马克思的茅房里,最多是让马克思当个面首。能嫁给马克思的,只能是个贫苦人家的燕妮。这时马克思面对燕妮的指责,他就大可能振振有词:
“李嘉图是世袭贵族,我再怎么努力,成得了贵族?”
“门格尔是官二代,他老爹是当朝宰相!我老爹要是当朝宰相,别说800,就是8000也就是勾勾手指头的事儿!”
“我要是一个公爵,我能娶了你?”
在一个身份社会里,一个人野心的成败,更多的取决于门庭出身、权力等外部性因素。李小刚的儿子之所以混得差,关键是因为他爸是李小刚而不是李刚。面对野心受挫,失败者往往认命,因为这无损于他的自信与自尊: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能力差,是敌人太强大,非战之罪也。
但这些反驳,马克思说不出口,因为英国是个自由市场社会。马克思心里是清楚的:这个与自己在医学院同学的李嘉图,赚钱靠的完全是他个人的高超出他人不止一筹的医术——他们曾经在同一医学院学习,在同一医院实习,而现在,自己只能仰望着李嘉图来自己所在的医院作临床指导、听他作学术报告……
门格尔也当然不是什么官二代,他是马克思自小穿衩衩裤的玩伴,父母也都是泥腿子——门格尔能因为发明了新的冶炼技术而被上司重用,发了大财……
在自由社会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由个人作为、个人功绩决定。李嘉图、门格尔名震天下,马克思则只能在报馆当个码字员,很显然,使马克思成为穷鬼的,就是因为他没有李嘉图、门格尔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头脑眼光这些内在的因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由市场经济社会让失败者马克思的低能与懒惰一览无遗,但他还怪不了别人,人的无能,人的“生而不平等”,在这个“平等的社会”里,无所遁逃,被无情地暴露;他自卑而倍感羞辱,他忿懑嫉妒恨。
没有人能心安理得地忍受这种内在的羞辱,这是无数人反感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
而人性之恶,必然在嫉妒与羞辱中无限放大,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就得为他的心灵找一个避难所,一个替罪羊。
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知识、眼界、社交圈等原因,他们无法真切地体验到与看清他人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们嫉妒与憎恨的往往仍是一些模糊的抽象的外部概念,如“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企业家的贪婪”、“华尔街的罪恶”等;但马克思不同,他是个不错的专业码字员,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他比一般人更能清楚地认识到他人成功与自己失败的根源所在,因为那些成功者往往就是他曾经的同学、同事、朋友,甚至亲人。
他无法像普通愚蠢的盲众那样,对那些曾经熟悉的成功者进行粗鄙的恶语中伤,直通通地发泄肚皮里的怨气,他一贯的惯于矫饰的作风,使得他把这种怨气升华为一种“哲学”——反资本主义的哲学,他企图以这种“哲学”来抑制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听不见的声音:失败,完全是自己无能的过失。
他几乎成功了。他的“哲学”赢得了全世界几乎所有蠢众及幻想着坐等瓜分创业者财富的不劳而获者的拥护。
照片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