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成本,边际效用和庞巴维克
价值,成本,边际效用和庞巴维克
什么管理价格?
生产成本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生产成本?在经济漫画的世界里,古典经济学家(史密斯,里卡多等)采取了前者的立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采取后者。具体而言,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认为,由边际效用驱动的需求决定了消费品的价格,然后向后推算生产要素。
但像所有漫画一样,这张照片是对现实的不完美反映。关于经典,足以引用大卫·李嘉图的话:“因为租金被支付了,所以支付租金价值是不高的,因为玉米价值是高的。”因此,无论他在这个主题上写了什么(至少在土地方面),我们意识到,这些手段最终将从消费品中获得价值。我们重视手段,因为我们重视结果,而不是相反。
然后有这样的引语:“如果一件东西不是有用的,它就不会有价值。如果它没有用,那么它所包含的劳动也是无用的,不算作有效劳动,因此不会创造价值。”
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我在脚注中找到了驳斥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引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应该停止这样一种说法:一块需要一小时劳动的泥饼在市场上的价格应该与需要相同劳动量的樱桃派相同。有人必须首先找到有用的东西。
问题是:什么力量支配市场上的价值和价格(假设有一个没有政府特权和垄断的自由市场)?
庞巴维克(1851-1914)是奥地利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他是米塞斯的老师,也是主观边际效用理论的无与伦比的权威人士,自从他首次提供这个答案以来就得到了令人惊讶的关注。我借鉴了他的论文《价值,成本和边际效用》。一位经济学家给予了这个问题很大关注,他是乔治·雷斯曼(George G. Reisman),赖斯曼在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领导下获得博士学位。
“成本决定价值”
我们从庞巴维克那里获悉,边际效用总是或通常直接控制着消费品的价格和价值,而消费品的价格和价值反过来决定了生产这些商品的因素的价格。“一个人说成本支配价值,其实是正确的”,庞巴维克写道(强调补充)。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在回应批评时指出,边际效用学派拒绝了成本法。
我们也认识到通过与可随意再造的货物价值相关的特殊条款来“补充”边际效用的普遍规律的必要性,而这些条款的实质恰恰是成本法。我们完全详细地完成了这种“补充”,无论是主观价值领域还是客观价值领域。[强调添加。]
但他很快指出,这不是故事的结局:
成本法并不是支点,其余的解释都可以得到支持,而其本身并不需要支持。相反,它处在解释过程的中间:它解释了某些现象,但必须首先在某些其他更普遍的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它。为了给出这个必要结论的解释,我们边际价值理论家进行了补充。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个会违背成本法的有效性或减损成本法的有效性的补充,而是一个支持它并使其可理解的成本。也就是说,我们用产品价值理论或成本货物来补充产品价值的理论,从而得出结论:这个价值本身最终又以边际效用为基础。因此,就我们而言,成本并不是最终的原因,而只是作为产品价值的中间原因 - 尽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原因。[强调添加。]
所以通过迂回的路线,庞巴维克结束了他开始的结论:主观边际效用。生产成本支配价格。边际效用支配成本。怎么会这样?
什么是没有耳塞的iPod的价值?

一个例子会有帮助。想象一下你心爱的iPod附带的耳塞已经坏掉了。现在没有耳塞的iPod是没用的(用于私人收听)。因此,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您愿意为替换耳塞支付几乎与新iPod一样的费用。换句话说,如果更换耳塞的价格是由iPod的边际效用的约束,这个价格必须是只为远远低于一个新的iPod的价格。所以如果一个新的iPod花费300美元,这些替换花费可能会花费200美元。
但耳塞可以用低于10美元来购买。[ 更新:低于$ 4。] 怎么可能?以下是Böhm-Bawerkian的解释: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耳塞市场(即使是受到阻碍的市场),任何试图收取200美元(基本)的人都会使得竞争对手收取较少的费用。竞争过程会使价格进一步低于iPods边际效用的价格。
但价格有多低?要回答这个问题,想象一下你想进入耳塞制造领域。您需要购买电线和塑料等投入品,而且您需要雇佣劳动力。为了将这些投入从目前的用途中扣除,您只需要高价制造从这些投入产生的边际产品,即消费者最低价值的替代产品。
因此边际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了这些材料的价格。在竞争下,这些价格 - 生产成本 - 提供了高于边际产品价格趋向的下限。
正如庞巴维克所写:
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最后”最普遍的生产来源所产生的最后一种产品的效用,或者正如我们所说的,它的边际效用“边际产品”。这既为共同成本价值提供了衡量标准,也为此提供了通过相同方式生产的所有其他产品的价值。
在市场中,一切都与其他一切相关。这是原来的万维网。
边际效用完整
赖斯曼强调,庞巴维克的理论绝不会违反边际效用理论:“经济学错误地认为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和价格的最终解释,事实上,正如庞巴维克所表明的那样,仅仅是边际效用从边际产品的价值转化为超边际产品的工具(强调增加)。
另一位奥地利经济学的第二代巨人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同意道:“在成本和效用之间没有根本的反对意见。公用事业仍然是价值的唯一来源,而成本法是一般价值规律的最常见形式。”
我们一直在谈论价格,但价值呢?就像生产成本支配价格一样,它也支配着价值。这看起来可能不是奥地利学派理论,但请记住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随着同质性的说商品的供应增加,其他条件相同,任何给定单位的价值就会下降,反之亦然。这里是庞巴维克的解释:
由于生产夹克所需的材料和劳力越少,当然,生产夹克的效率提高。因此,对服装的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夹克的边际效用越低。因此,生产的技术条件应该确定商品价值更高的原因是“更终极”的原因,而不是边际效用。
因此,边际价值随供应而变化,这取决于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受到这些投入品边际产出的边际效用的支配。(我意识到我已经省去了劳动的负面影响,或闲暇的价值,这是另一个主观因素。)
奥地利经济学派从未迷失方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