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无法满足公共服务吗?

市场无法满足公共服务吗?
​​
许多人认为,市场中的企业家都是逐利的,所以,对于一些无法盈利却又必须存在的公共服务领域,纯市场机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引入政府的强制手段以税收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比如城市垃圾处理、偏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首先,我们先不说市场能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政府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时是如何的低效、浪费和不负责任。我无意批评政府人的道德水平,因为如果我处于政府人的角色,我也会这样做,这不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这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在激励机制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规律:
1、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高效又节约。
2、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低效但节约。
3、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高效但浪费。
4、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低效又浪费。
这个规律不见得绝对,但一定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请反对者不用举个别道德高尚者的个别行为来反对这一普遍规律,个别人的行为方式无法成为一个社会制度存在的依据。
政府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别人的钱,还是没有明确主人的钱,更不是政府人的私有财产;而办的事儿又是别人的事儿,还是没有明确受益人的事儿。低效浪费和不负责任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在打扫卫生清理垃圾这个事情上,私有产权领域内早就市场化了。无数个家政服务机构正在为无数个家庭提供着清洁服务,无数个商场内的地面像狗舔过一样洁净。除了商场的主人外,从来就没有人为商场的卫生问题犯愁过,因为如果你觉得商场的卫生太差,你不愿意去逛就是对商场主人最大的惩罚。不愿意花钱请人打扫卫生的家庭和商场,也会自己动手去清扫,垃圾堆积如山的场景在私人领域内,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可是,一条街道或一个城市的卫生状况怎么就会成为你担心的问题呢?道理再简单不过,因为那不是私有领域。
市场的基础是私有产权,谁也没办法拿不是自己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换。所以,明晰的私有产权制度是形成市场的先决条件。
是谁规定了道路和城市不可以私有的呢?是政府。那你又如何要求市场去解决非私有产权领域内的事务呢?
假如道路和城市都是私有的,假如城市周边的土地也都是私有的,都是完全市场化的,所谓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也就像商场一样,根本不存在。总会有一块土地的主人愿意接受城市垃圾填埋的。如果价格太高,城市的主人(更可能是一个股份制的公司)也一定会积极寻找其它方法去有效处理城市垃圾的。只要我们自由迁徙的权利不被制约(现实中依然是政府在制约着我们自由迁徙的权利),我们用脚投票的方法,对城市主人的制约完全等同于我们对商场主人的制约,你完全可以期待一个干净得像狗舔过一样的城市。
偏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说到底依然是产权和自由迁徙的问题。是谁模糊了这些土地山川的产权?是谁限制了这些地区居民的自由迁徙?当然是政府。假如这些土地山川都有明确的私有产权,假如这里的居民可以自由选择迁徙或留下,那么,所谓的基建难题也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山头儿的主人,愿意过隐居的生活,你当然可以不修路、不架桥、不通电、不设信号塔。市场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交易,而政府体制的最大特征是强买强卖。搞不搞基建,私有产权人说了算,他会核算成本收益。但要不要在一个地方住,个人意愿说了算。就像一个商场要不要打扫卫生,商场主人说了算,但要不要去逛商场,当然是消费者说了算。这之间的制约强度远大于政府的强买强卖。其结果很可能是:值得人们居住的地方,基础设施会好得超乎你的想象,不值得人类居住的地方,没有人搞基建又如何呢?正好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区。
所以,断定市场无法满足公共需求的说法,不是市场的错,是“公共”的错。​​​​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