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组织才是真正的公益组织

营利组织才是真正的公益组织


1、简单地将公益定义为非营利,是一种对营利活动的污名化。
2、给公众带来更多利益的,并不是垄断了公益旗号的非营利组织,而是不打着公益旗号的营利组织。
3、营利组织才是真正的公益组织。而利润则是营利组织为公益服务的指引信号。
利润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利润越大,消费者的需求被满足的就越多。那些满足大众最多的人,创造了最多的利润。——米塞斯
人类并不是一个发达的文明。整个人类的文明也才刚刚开始。证据之一,是人们普遍抱有低等动物的零和思维,无法理解自愿的交易总是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这样基本的事实,反感商业,否定利润,以不营利为荣,以营利为耻。
在人类的语言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被歪曲的词义。有的词汇,整个语境的设定,内在的逻辑就是错的。公益就是其中一个。
中文中的所谓公益,也就是英文中的public welfare,顾名思义,指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做好事,行善举。这样解释倒是没有错。但是这个词汇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把公益的含义等同于非营利。甚至在一些语境中,公益非营利可以替换使用。
我不能否认很多非营利活动确实是为了促进社会大众的利益。但是简单地将公益定义为非营利,是一种对营利活动的污名化。好像追求利润,追逐金钱的营利活动,只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不追求利润,不要求金钱回报的非营利活动,则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
很多抱有低等思维的动物无法理解这一点:任何自愿的交易总是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在自愿的市场交易中,不仅是销售产品的人得到了利益,购买产品的人,同样得到了利益。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无法从市场交易中得到好处,他就不会去销售任何东西,他也不会去购买任何东西。
所以追求利润的营利活动,只要它是自愿发生的,我们就可以知道:交易双方一定是得到了好处。既然购买商品的人,同样从市场交易中得到了好处,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说:营利活动也是为了促进社会大众的利益呢?为什么营利活动,不可以是公益的呢?
有人说:并不是任何自愿的交易,总是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因为有的人会对对方进行欺骗,诱使对方与自己交易。我认为所谓自愿,就是没有任何的故意欺骗行为发生。所以我以上的结论并没有问题。
也有人说,并不是任何自愿的交易,总是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因为有的人不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他在交易之后也许会后悔。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事。严格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自愿的交易,在交易产生之时,交易双方总是认为,这场交易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
可能还有人会说:非营利活动使得社会大众受益,而营利活动仅仅让一部分人受益。所以只有非营利活动才能称得上益。
实际上严格来说,任何活动都只能让一部分人受益。非营利活动,例如支教、募捐、慈善活动,受益的人也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以让大众受益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而营利活动也可以让很多人受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淘宝、微信,这些惠及大众的互联网产品,是马云、马化腾这些资本家为了营利而开发运行的。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非营利组织是无法与营利组织相比的。一些很大的营利组织,如富士康、顺丰、苹果、沃尔玛等等,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惠及的是非常广大的人群。非营利组织费尽心血,也无法做到他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换句话说,给公众带来更多利益的,并不是垄断了公益旗号的非营利组织,而是并不打着公益旗号的营利组织。营利组织才是真正的公益组织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打着公益旗号的非营利组织,对公众利益的贡献,反而少于营利组织?其核心秘密就在于:利润。利润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足以见得有很多人无法正确认识到利润的作用。
我们知道,营利组织也好,非营利组织也好,都必须为别人带来价值,才有生存的意义。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如何让人的精力得到最优化的利用,让我们更好地为别人带来价值?利润就在这里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有收入,也有支出。企业的收入大于支出,就产生了利润。利润是一种信号,鼓励企业在现在的方向上继续走下去,甚至扩大它的规模,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企业为什么会赚取利润?因为它为别人带来的价值,大于它本身消耗的价值。它是价值的创造者。利润就是对它为别人创造价值的回报,并且鼓励它为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果企业的支出大于收入,就产生了负利润,又叫亏损。亏损使得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扩大收入,减少开支。亏损意味着企业本身消耗的价值,大于它为别人带来的价值,说明企业的经营行为是有损害的,必须得到制止。
总而言之,利润是企业的信号灯,指引着它为大众提供价值。有了利润的指引,企业就知道了该做什么,该用什么来做,该怎么来做,等等的信息。那么如果缺乏利润的指引,将会发生什么?
在非营利机构里,大家不知道做什么才是更好的,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更好的。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究竟该去帮助谁?是去帮助那些在医院的癌症病人,还是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或者是街头的流浪汉?没有利润的指引,就不能理性地知道该去帮助谁,如何去帮助他们,只能凭着感觉去做事情,也没有任何的客观的数据去衡量做事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公司里都有办公室政治。一个公司往往会因为办公室政治,整天内耗不断,斗得昏天黑地的。但是很多的证据表明,因为缺乏利润的指引,非营利机构的办公室政治要比营利机构更加惨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营利性的公司有一个硬性的约束,那就是利润。公司的收入一定要大于支出,否则就是亏损。长时间亏损就意味着关门大吉。但是非营利机构则没有利润的约束,所以有更多的办公室斗争。
营利组织才是真正的公益组织。而利润则是营利组织为公益服务的指引信号。营利组织成员和非营利组织成员一样在追求私欲的满足。所不同的,是营利组织被利润指引和约束,它为公众利益提供服务,是理性的和可衡量的。非营利组织缺乏利润的指引,所以它为社会的贡献无法靠理性指引,也不可用数字衡量。
相信理性的力量,而是不盲目地听从情感的指引,才是一个社会或者一个人进入文明的标志吧。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