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婚之夜为什么要抄党章


论新婚之夜为什么要抄党章 
作者:田君潇

先来看一则严肃的新闻:
南昌供电段南昌西供电车间助理工程师李先生、检修车间助工陈女士新婚之夜,铺开纸张,工整地抄下党章,给新婚之夜留下美好记忆。
不少网友显然对这样奇葩的新婚之夜感到不可思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显然十分“复古”,虽然这个“古”也不过是几十年的事。
现代人的性观念和几十年前想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传统的宗族社会,尽管坊间流传有各种涉及性的故事、段子,但至少在名义上,性行为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贞操”观念的约束力十分强大。步入近代,各种思想激荡碰撞,最终胜出的力量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背弃了其本应具有的浪漫主义性原则,而是厉行了革命的禁欲主义,于是,在名义上,“新婚之夜”仍然是唯一符合道德要求的初次性行为的发生时间。
也就是说,在以前,新婚之夜对人们是如此重要,这么重要的时刻,国家当然要管一管。
常读我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去年此时推荐过一本名叫《性审判史》的书。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性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无数性规则、性禁忌、性仪式都显示了性本身关乎权力,统治亿万臣民,自然要善于驾驭其根本。
在曾经漫长的时段,道德对婚前性行为持贬低态度,甚至会有法律上的惩处。这就导致了结婚这一行为更具仪式感,“新婚之夜”对人们来说更具标志性意义,即便新娘新郎在婚前已经体验过性交,但这一夜却意味着今后的性行为是天经地义、符合道德的。而对于大部分懵懂青年来说,对接下来要发生的激情一夜就倍感期待。
然而,有更高思想觉悟的人绝不能满足于此。正因为“新婚之夜”的重要性,此时如果不走寻常路,不同于流俗的急不可待,必定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这样的人生初体验都不甚重视,不急于求成,反而忧心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情况,那此人之党性必然强过人性,超然脱俗卓尔不群,载入史册成为佳话也未可知。
论新婚之夜为什么要抄党章 
而本次新闻的发生地——江西南昌也素有新婚之夜闹幺蛾子的传统。五百年前大闹南昌的大哲王阳明在此成婚时,就曾失踪一日,让岳父一家人焦头烂额了大半天。次日归来,原来是小王游荡到郊区,见一老道打坐倍感好奇心生向往,于是学习之,不觉就过去了一天。新婚之日竟有如此超脱之心境,除了哲学家,一般人肯定办不出这事。
后来经历晚清变局,礼崩乐坏之后,各方力量角逐,对性的看法也多有分歧。在一支最终胜出的力量内部,也存在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禁欲主义两种路线之争。最后出于种种原因,禁欲主义成为规矩。毕竟,性自由是来自资产阶级的洪水猛兽,一般思想觉悟的人着实难以驾驭,无产阶级虽然也可以搞一搞,但必须有德者实践之,因此浪漫主义性规则的薪火一直未灭,而是在高层中辗转蛰伏。
文革中,政治生活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需要在一切场合巩固和表达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并保持对阶级敌人的仇恨及警惕。而在禁欲的环境中,结婚又是人生之大事,那么结婚本身必然要和政治高度结合。各种语录、选集、像章是赠予新婚夫妇礼物的不二之选。而婚礼本身就是重大仪式,结合当时国情,一场婚礼能办得多么又红又专我们都能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新婚之夜新郎新娘抄党章、背语录根本不能算是新闻。
论新婚之夜为什么要抄党章
新婚之夜的行为确实能反映出人们觉悟的高低。电视剧《亮剑》中曾经反映过一个史实,不少戎马半生的像李云龙一样的革命干部,在革命胜利之际都娶到了年轻漂亮有文化的新娘。在新婚之夜,老干部李云龙明显觉悟不够,整个婚礼、洞房都没有把革命事业和婚姻紧密结合,待闹洞房的人散去就立刻急着办正事,将社会主义理想抛到了九霄云外。不过,部分老干部文化修养不足也是在情理之中,而李云龙妻子田雨(资产阶级出身)的行为则是典型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居然在抄写一首古词,此等觉悟不但和当时的风气大相径庭,甚至比不上今天新婚之夜抄党章的夫妇。而老革命李云龙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若有所感,可见其政治觉悟不过硬,容易被阶级敌人迷惑,最终文革中被清洗也在意料之中。
在今天,情况发生了逆转。禁止婚前性行为非但不再是主流道德的绝对标准,甚至会遭到普遍的嘲笑,去年就有高校要求女生签订婚前守贞保证书而遭到舆论的一直批判。既然“新婚之夜”不再是事实上的初夜,也不再是形式上符合道德的初夜,那其重要性、仪式感都褪去了很多,不管是抄党章还是语录还是论语,效果都远逊于以往,而且得不到舆论的普遍赞赏。
不过,新闻中的小伙子在大风气如此不看重新婚之夜的情况下仍然众人皆醉我独醒,就更显得难能可贵,更显示出其发自内心的真诚。参照王阳明的案例,笔者认为,这位小伙之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一定是一位哲♂学家,能配享的那种。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