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该赐予我们一位懂经济学的教宗

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济各
作者:田君潇
冬天就要来了。众所周知,中国的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处于亚热带,但阴冷程度十分恐怖。由于没有暖气,空调成为了不少南方人取暖的首选。然而,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使用空调对环境的危害?有没有想过在同样的天气下,没有空调的穷人照样能扛过来,而你却需要花钱用空调取暖,这是一种奢侈和浪费?
如果我真的这样质问你,你一定认为我是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xx(没错,我现在就在开着空调的房间写下这篇文章),然而,如果陈述上述观点的人是现任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你会做何感想?
在一篇通谕《愿你受赞颂》中,教宗方济各点了空调的名,视空调为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它击败了我们的良善本性,使我们养成了浪费和过度消费的恶习。
人们似乎已经对生态保护越来越敏感,但这并未改变人们的不良消费习惯。消费非但没有减少,还与日俱增。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们对空调的使用不断增加。
现在, 环保已经成为了新的天然正义。过去的环保主义者顶多是在探讨人类如何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而现在的真·环保主义者则确立了崭新的价值观:他们关心环境不再是出于对人类的忧虑,而是因为青山绿水、动物和植物、“地球妈妈”这些都高于人类。他们的仁慈已经超越了物种。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庸俗的人,我还是更关心夏天如何得到凉爽,冬天如何不被冻着,因此,空调对我来说仍然是首选,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更重要的是,舒适的温度能够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生率,空调的出现甚至降低了人类在极端天气的死亡率。陈志武教授及其团队运营的公号“量化历史研究”中的一篇论文介绍提到了这一点:
Alan Barreca等即将发表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论文“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Remarkable Decline in the U.S. Temperature-Mortality Relationship over the 20thCentury”,发现美国在20世纪由极端温度所引起的死亡率大幅降低,说明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的强化,而住宅空调的普遍使用被认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论文中,Alan Barreca等先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考察了1931-2004年间美国的死亡率同温度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在极端温度下,尤其是高温下,死亡率较高。为了考察温度和死亡率关系的变化,他分别回归分析了1931-1959年和1960-2004年两个时间段的温度和死亡率关系。结果显示:在极端温度下,1960-2004年期间死亡率低于1931-1959年期间的死亡率,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当日均气温超过80华氏温度(摄氏温度26.67度)的时候,死亡率下降了70%。
据说这就是空调发明人威利斯·开利的皂片。可以说,空调是一个拯救人类的伟大发明啊,看他的眼神,是不是犀利而慈祥,蕴含着对整个人类最深沉的爱?
巧合的是,这个公号的另一篇文章同时提到了气候变化和教会。
在没有空调的岁月里,人们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冻、酷暑,以及由此引发的死亡无能为力。罗马教廷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众所周知,这时,他们出手了:
从13世纪到19世纪六百年的时间里,欧洲有组织地审判并杀死了一百多万女巫,而且相当多的都是年长和年轻的单身女士,她们被认为利用邪恶力量造成了瘟疫流行、气候灾变等大规模不幸事件。经济学家们发现,杀巫现象与历史上的气候变动存在显著关联。所谓杀巫,实际上是人们面对灾害无法抵抗、无法解释时寻找替罪羊。
当然,也不能全怪教廷,在杀巫这个伟大事业上,世俗法院和自发组织的民众也很努力。直到今天,这种现象在非洲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而几百年过去了,新的教宗却在仇恨空调,并毫不关心这个发明对死亡率下降的重要意义。上帝啊,如果您真的存在,为什么不赐予我们一位懂经济学的教宗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