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有个“一毛不拔”的伟大思想

杨朱有个“一毛不拔”的伟大思想
照片 
在中国,看一个思想家的影响力,只要看一看他创造了多少个成语典故就知道了,从孔孟、老庄、司马迁到毛泽东、邓小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是这样。
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杨朱,也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做“一毛不拔”,他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就是“拔一毛利于天下不为也。”他因此落得千古骂名,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一败涂地。杨朱,成了极端吝啬的铁公鸡,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代名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墨子曰兼爱非攻,白求恩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共产主义曰大公无私。多么冠冕堂皇啊,多么正大光明啊。而杨朱的“一毛不拔”,只能是灰头土脸、蓬头垢面,扶不上墙面、登不了大雅之堂。孟子攻击杨朱禽兽不如:“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鲁迅也骂杨朱:“创作总根于爱。杨朱无书。”没有留下著作,也成了杨朱一毛不拔、缺乏爱心的证据,因为如果你有一点爱心,你怎么能不写点东西留给后人呢。
其实,后人对杨朱的思想观点有很多误解、曲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杨朱“一毛不拔”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一层含义是:“拔一毛获利于天下而不为。”,杨朱在身与物的关系上,以“存我”为贵,“侵物”(占有财物)为贱,反对以损害自我(生命)为代价追求身外之物。一毛虽轻,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为了获取利益能损一毛,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损及一片皮肤、一块血肉、一条筋骨,乃至整个生命。就如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提到了一个“秃头论证”:一个满头乌发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掉头发,最后成了一个秃顶。有人问,开始掉一根头发是秃顶吗?不是。再掉一根呢?也不是。可是这样掉下去,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即变成秃顶。杨朱的“一毛不拔”也是这个意思,是极而言之罢了。
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二层含义是:“拔一毛有利于天下而不为。”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天下)利益的关系上,反对为社会利益牺牲、损害个人的利益。如果为了天下的利益拔我一毛,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今天拔一毛、明天拔一毛;你来拔我一毛,他来拔我一毛,那就不是一毛的问题,我就成了人人都想吃的“唐僧肉”,就可能发展成抽我的筋、剥我的皮、敲骨我的、吸我的髓,直到要我的身家性命。
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三层含义是:反对损人利己,去拔别人的毛。在强调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他主张你不能拔我一毛,我也不能拔你一毛。这样“人人不损一豪,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反对损人利己:“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不惜损害天下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一己私利。
客观地看待杨朱,我们会发现他的“一毛不拔”有许多合理的甚至是“伟大”的思想成分:
第一,杨朱划清了一条“人”与“物”的边界。他的生命无价,存我为贵的思想,是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他把人看成目的、意义,是价值的主体,而不是把人当成手段、工具。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将生命的存在看得比身外的名、利、财货更重要,杨朱与老子重生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第二,杨朱划清了一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边界。他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杨朱的一毛不拔是中国最早的人权宣言,他发现了人、肯定了人,肯定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中国正统的思想观念是:强调集体主义、整体主义的价值观,个人服从国家、社会、多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里,只有尽忠、尽孝、尽义务,却没有做人的权利,杨朱强调个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利益的合理性,难能可贵。杨朱的一毛不拔是对“雁过拔毛”的反抗。他是在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横徵暴敛、敲骨吸髓,直至剥夺人们的生命。
第三,杨朱划清了一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边界。杨朱是个“合理的利己主义者”,他强调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这是“社会契约论”的雏形。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每个个人的利益”都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就要有社会的公平、正义、机会均等,这是向着民主、法制社会迈进的逻辑起点。
第四,杨朱划清了一条“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边界。我愿不愿意“拔一毛利天下”,这是我的自由,这是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我要尽“拔一毛利天下”的义务。另一方面,如果别人(或社会、团体)以“利天下”的名义,强行拔我的“一毛”,那就是“违法”的侵权行为,你凭什么拔我一毛,我的一颗毫毛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杨朱的思想在重德治、轻法治的中国思想史上,如划破夜空的流星闪烁,显得非常可贵。
第五,杨朱的这些思想依然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更要珍惜生命的价值,以人为本,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更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尊重和保护“私权”,反对以公权力侵犯私权利,反对打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公共利益、慈善道德、光彩事业、长远利益等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对人民强取豪夺。曾几何时,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强征农民土地、强拆居民房屋、强制性募捐慈善、乱摊派、乱收费、高收税等等方面的“积极作为”,许多方面都对个人利益构成了严重的侵害与掠夺。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失地农民5000多万,国家在强征土地过程中,获取了17.3万亿元的高额利益,而失地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金不到10%。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都被政府拿了去,而不是“藏富于民”惠及百姓,这样的发展难道不需要反思吗?
杨朱这个人很有意思,据说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路口,竟然哭了起来,因为他联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黯然神伤。还有一次,他的弟弟出门时穿了身白衣,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换了身黑衣,结果家里的狗没有认出来,朝他狂吠,弟弟气得要打它,杨朱却说:“你不要打它。假设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不同样地感到奇怪吗?”这样看来,杨朱是性情中人,他的心很柔软,很有同情心、人情味,杨朱是个好同志啊!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