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三八,还是你的三八?
国家的三八,还是你的三八?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俄国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科伦泰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
——维基百科

一
我在书店看到一本叫《朱家故事》的绘本,故事里的母亲每天要做饭,洗碗,默默的打扫卫生,洗一家人的衣服。丈夫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儿子觉得自己的学习很重要,做的最多的人常常沦为最不重要的人。(在家庭、机构中常常如此。)后来那个母亲离家出走了,她留下一张纸条:“你们是猪。”
绘本从那一页开始,父子的形象就变成了猪头。朱家故事原来是“猪家故事”的意思。
这本书让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每天默默的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一次次的叹息自己的辛苦。我记得好多夜里一家人看完电视剧,爸爸想吃宵夜了,就会让母亲去做。母亲就下床,去煮面,我们很愉快的吃完,碗泡在锅里,母亲第二天洗。
我用谷歌搜索少年时在杂志上读过的一首诗歌,讲母亲的,只记得一句了:“围着灶台转了二十个春秋。”家里用的是土灶台,常年做饭,烟熏的母亲眼睛不好。虽然家里很早就买了洗衣机,但母亲还是常常用手洗衣服,记忆里的许多个周末,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洗一大堆衣服,要洗很久。
我成年后很喜欢洗碗,不知道是否和目睹母亲的劳累有关。心里总觉得每个人就应该“吃自己的饭,洗自己的碗。”
如果你问我:“你觉得男女平等吗?”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在我们乡下,为了生男孩,有些父母会将女孩送人。我家只有我和弟弟两个男孩子,所以好多人曾经问过母亲“要不要收养一个女儿?”
我觉得把自己的小孩送人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应该打击这样的违法行为吗?人们常常抱怨政府工作不力,我知道计划生育部门是一个罕见的执行力非常强的部门,应该让他们去做这方面的执法工作吗?
二
我看了一则新闻:有个女孩梦想做快递员,但是找不到工作。因为她是女生。于是她拿着《劳动法》去打官司了,告企业性别歧视。
我看了一些新闻:女权主义者们又在抗议女生厕所的马桶太少了,她们发起占领男厕所的行动;她们觉得男女不平等问题依然如此严峻,批评政府不作为。呼吁政策和立法能推动男女平等。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妇女们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
今天世界各国的女权主义者们依然延续着她们前辈的行动模式。她们视政治手段为实现性别平等的捷径,视国家力量为平等的守护神。在妇女节这天,在朋友圈里你甚至看不到一个女性对女权运动的反思和批评,女权运动史被视作光荣与梦想的旅程,却没有被认真的反思。
1942年,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她表示:“‘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丁玲期待的时代很快就到来了。男女平等的梦想也很快就实现了。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俄国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科伦泰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
十月革命后,所有的妇女都被“解放”了,可以“顶起半边天”。就业平等了,因为所有的就业机会都被政府垄断了,不投入体制外的所有男女都会实业;性别平等了,因为生产队会鼓励女性和男性一样拼命干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位平等了,女性一样可以成为革命小将或者被打成反革命。女性被打成反革命都迫害的时候并不会有人因为她是女性而“区别对待”。
三
追求利益和追求平等都是人的天性,骗子常常会用利益来作为诱饵,政客常常会用平等来作为噱头。骗子觊觎的是你的财产,政客关心的是你的选票。代以来的政治演变史就是人们不断的依赖国家力量去实现平等和正义,人们视国家力量为平等的捷径,依赖国家去实现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环保,动物保护,教育公平……
人们每一次增加政府的责任,都是在增加政府的权力。
政府权力不断膨胀,终于变成了“守护神”。
当政府变成了“守护神”,人还是自己的主人吗?当一个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变成各国政府,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相比,那么,监督与制衡还是一种可能吗?
那些拿着宪法去质疑罗斯福新政违宪的人们,有没有发现宪法本身没有力量,制衡的效果只有实力相当的共同体才能做到?
四
女孩子想成为一名快递员是一个很好的梦想吗?
我觉得很酷。
她可以去说服相关的企业,如果企业认为女孩子力气小,不适合做快递,大可以让他们派一个男生来和自己扳手劲比试一下,证明他们的认知误区。
她还可以告诉企业选择女性快递员本身就是一个亮点,一种特色,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加优势。不是发生过冒充快递员作恶的案件吗?当一个女性快递员上门,女顾客觉得更安全,男顾客觉得更愉悦。
当然,说服别人改变传统习惯是困难的,世界上有不困难的变革吗?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了省事就走捷径,诉诸政治压力,强制别人去改变。
米塞斯说:“那些想让同胞有所改变的人,只能采用说服的办法。这是唯一民主的改革方式。假如一个人无法让别人相信她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应当责备自己的无能。他不应要求制定一部法律,也就是说,借助于警察的强制。”
如果这个女孩子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说理,还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
她可以成立一家专门招聘女性的快递公司,告诉那些认为快递员必须是男性的企业:“你们错了!”她可以让这个世界注意到女性快递员可能更勤勉,服务态度更好;也许女性更适合快递业。
五
绘本《朱家故事》中,母亲用出走的方式“说服”了父子,改变了家庭中的劳动习惯,“解放”了自己。
女性厕所需要更大的空间,更多的马桶吗?
我不知道。有人认为不需要。但是人和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在厕所外排队,对每个人的痛苦程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女性有这样的需求,她当然可以去说服那些餐厅、企业在建女厕所时增加马桶的数量。她当然可以宣传她的主张,甚至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建一些女性厕所。
但是她不应该通过选票、立法、出台政策等方式来强制别人去改变。
这种行动模式,其实是打着平等的旗号耍流氓。
六
很少有人喜欢官僚体制,但是人们却一再的呼吁政府在各种领域出手干预。哪怕是女厕所增加马桶这样的事情,人们也希望政府采取行动;哪怕是企业招不招女快递员这样的事情,人们也觉得是政府的责任。
人们很少注意到增加政府的责任就是增加政府的权力。
政府的权力越大,公民的自由就越少。
追求利益和追求平等都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依赖国家去追求利益,利益也许就是不义之财,依赖国家去实现平等,平等可能就是通往奴役之路。近代以来人们不断依赖国家去追求“平等”的代价就是制造了一个个不断膨胀的超大政府,让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组织能与政府相比……这就是刘仲敬所谓的文明的秋天,我们最终要为“平等”付出代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