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兔错在何处

纳兔错在何处

  查理 
“纳兔”的图片搜索结果  
兔漫的倾向性很明显,是站在国家主义角度来歌功颂德,这就是它和美国队长的不同了,美国队长只是借着二战的名号进行脑洞科幻,而兔漫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带有国家主义价值观的输出,这点虽然兔漫没明写在脸上,但是从它的片尾曲,受众的反馈就看得出,是它造就了一批狭隘的国家主义者,这点看贴吧就知道了。接下来基本上是论述国家主义的内容与危害了,其实这些点谈的很散,具体的系统性的论述我或许会以文章或者回答的形式发出来。感兴趣的点个关注或者赞同都好。奥克塔维奥·帕斯在他的 《印度札记》里写到:“国家主义不是一个快乐的神祇,它是嗜血的火神摩洛克。一般而言,国家主义之所以会走火入魔,是源自于它的信徒对同构性的狂热,所有人都是单一信仰与使用单一语言者。”可以发现,兔漫的粉丝,基本上都具有这个特征,即:对于同构性的狂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兔粉们那么热衷于举报,攻击他们认为反Gov反Party的言论,而他们这样做的诉求不就是,所有人都是单一信仰与使用单一语言者吗?而他们说自己支持温和理性的批评,或许真有人这样想,但是大多数很显然已经陷入对同构性的狂热了。民族主义在输入某国的时候,nationalism有人译为国家主义。奉行国家主义的人,主张国家至上,个人要完全服从国家,不能有个人意志,个人的自由,只能追求民族和国家的意志和自由。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一个国家主义的党,名曰青年党,虽然说,这个党从来没有当过家,执过政,49年后还被视为反动政党,但是,国家至上却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主张,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某国整个国家上下,几乎人人信服,甚至可以说有国家崇拜也不为过。由此可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兔粉们反精日精美我还能理解,但连维权律师他们也要反,不要忘了,他们是真正维护这个国家公平正义的一群人,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对国家意志的崇拜了,不要不承认。兔粉们自称是爱国主义者,那么我要将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进行一个分割,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区别在哪里?在《D.S.Likhanchev》这样说:“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是差别巨大的。一个是热爱自己国家,另一个是仇恨别的国家。”多数兔粉们仇恨美日等国基本上是有目共睹,最近这波潮流席卷到了知乎,我认识的一个兔粉还说自己巴不得美国从地球上消失,而B站上一堆人为911袭击拍手叫好更是坐实了这项罪名,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兔粉。那么为什么兔粉们要致力于无原则的膜拜国家,煽动仇恨外国外族的想法呢?甚至成了“精Zhao”,这点在埃里希霍弗的《狂热分子》里说的很露骨:1.“极不切实际的梦想即使没有实际权力作为后盾,一样可以让人产生最大无畏的胆气。这是因为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者一枚徽章。”参考兔粉们最喜欢用的:“这盛世如您所愿。”“假如奇迹一定有颜色,那么它一定是某国红。”2.“一个人越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越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兔粉们的个人信息我不知道,不好下结论,但是至少大多数兔粉的知识水平确实不能自夸。3.“失意者之所以追随一个领袖,与其说是因为他们相信他可以把他们带到一片应许之地,不如说是因为领袖可以把他们带离开他们不想要的自我。”4.“炽烈的恨意可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或许他们是从仇外之中找寻乐趣。在现时代,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乃是群众激情最丰富也最持久的源泉,任何大变革计划想要取得成功,都必须利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激情。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这种人喜欢搬弄是非、打听试探、越俎代庖,同时对国家和种族事务表现出炽烈兴趣。在逃离“自我”的同时,我们不是依偎着别人的肩,就是掐着他们的咽喉。
  
当个人的利益与前途看来不值得为之活下去时,我们就会迫切需要为别的事物而活。所有形式的献身、虔诚、效忠和自我抹杀,本质上都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因此,任何对替代品的拥抱,都必然是激烈和极端的。我们对自己只能有有限度的信心,但对国家、宗教、种族或神圣事业的信仰,却必定是夸张和不妥协的。要让一个人产生自我牺牲精神,必须撕去他的自我同一性和特殊性。达成这个目标最激烈的方法,是把一个人完全同化到集体之中。被完全同化到集体里去的个人不会把自己或别人视为同类,当被问到他是谁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回答说他是某国人,某一组织或家族的一员。他没有自己的价值、目的与命运可言,只要集体存在一天,他就没有死亡可言。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是准备好为人类、后代子孙、某个宗教、国家、种族、政党或家族而死,它们都不过是我们行将被消灭的自我所依附的永恒之物的具象化罢了。讴歌“过去”可以作为贬低“现在”的一种方法。但除非同时抬出一个灿烂美好的“未来”,否则美化“过去”将会使一个群众运动行事趋于谨慎,不会再肆无忌惮、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又没有一种矮化“现在”的方法,比把它视为光荣“过去”与灿烂“未来”的中间环节更有力。因此,尽管一个群众运动一开始会厌弃过去,但最后却会热烈强调(往往是假惺惺地)一个遥远而光荣的“过去”。这些基本上是兔粉们的基本心理状况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是尖锐批评国家主义的,他们所展现的是一种宏达而又非常现代的普世主义。他们似乎并不认为民族的利己主义较之某些特殊等级和特殊团体的利己主义要来得更纯洁——打个比方来说,当我们说“为了中国的利益”的时候,其动机或许并不比彩电企业联合会说“为了我们彩电业的利益”更加高尚和纯洁。兔粉们自诩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可他们又何曾听过德国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李卜克内西一起发动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德共的领导人,罗莎·卢森堡说过:“自由永远是属于异见者的自由。”[图片]讽刺的是,罗莎·卢森堡正是死于德国纳粹党的前身,极端国家主义的“自由军团”的秘密处决之下而国家主义的危害,参考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希特勒的德国,军部法西斯的日本,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崇拜,或者说是对同构性的狂热,促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道路,德国人当年有一战战败之仇要报,如今兔粉们认为我们有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要报,当年德国人有刀刺在背的传说,兔粉们如今有敌人在背的传说。纳粹党员在犹太商店门口高唱纳粹党党歌来呼吁抵制犹太商品

在某国,煽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工作就交由受到官方支持的兔漫身上了,若干年之后,兔漫通过讲述历史的方式,告诉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现在依旧危险,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为什么官方会用这种套路,参看埃里希霍弗在狂热分子在对于日本侵华对某国政治思潮的这段分析:“日本的侵略明显削弱了中国紧密的家庭制度,并导致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近期在某国愈来愈壮大。在工业化的西方世界,家庭主要是被经济因素削弱和瓦解。妇女经济独立助长了离婚。年轻人的经济独立则削弱了父母的权威,加速家庭提早分裂。大工业中心对农村和小镇人民的吸引力,也造且比家庭纽带的紧张和断裂。这些因素削弱了家庭,助长了现代集体稍神的发展。”说通俗点,就是转移内部矛盾,其他就不多说了。或许兔漫本身没有料到自己的作品会有如此大的思想反馈,但是,毫无疑问,当代某国的仇外思想,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潮,就是由或许很无辜的兔漫造就的。最后纪念一下伟大的埃里希霍弗,本回答的主要理论工具均来自他的《狂热分子》。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