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和官员,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商人和官员,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何品
biaod lor

------
粮食过度市场化 导致明朝灭亡
照片

明朝末年,王夫之(船山)已经看到粮食市场化的恶果。他认为,“贸迁于南而田庐于北,人心拂而理势逆。”最终是“颠倒有无,而责非其有”,结果是必然导致粮食危机,既缺钱又缺粮,农商两不利。

弘治年间,粮食丰产,商人运粮无利可图,遂导致南粮不达北镇,北银不通南土之局面。都城缺粮,达官贵人,售屋进米,市井小民饿死抛尸道边的怪像。

同样弘治末年,粮食欠收,商人便囤货居奇,抬高粮价。遂引发大面积的饥荒,豪门售宅进米,穷人饿死无数。

明朝的灭亡并非天灾,恰恰是粮食过度市场化的结果。

========================

为了阐述和论证问题方便,我们可以假定或认定,“biaod lor”并没有造谣;即王夫之确实因为认为而说过“贸迁于南而田庐于北,.......”这样的话。
那么,“王夫之已经看到粮食市场化的恶果”,就是这所谓的作者A自己的认识或评值的了。
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A和明朝的王夫之的所谓认知,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人类还真是有无数这样的傻子,自己从来就不学无术,还总爱胡乱去猜测和幻想出一些,“自认为是正确的道理来。

这些傻子,之所以是绝对的真傻,在此并不是,他们一定不懂或一定不知道某些什么“历史”事实,而是他们完全缺乏理解这些,社会想象的智慧和正确的学识。即他们缺乏的是,科学知识和常识,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常识。
这些科学知识和常识,与任何历史,现在发生还是过去发生,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和事实,都是无关的!这是一些,完全独立于时空的客观规律的,正确无误的表达而已。
在此,那些不想自己是真傻的人们必须要明白的常识是,“市场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过度不过度的问题,即对任何大家需要的东西所谓的过度市场化,都是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的一种短期和长期的贡献。”
再具体点,绝不是什么“粮食歉收,商人便囤积居奇,抬高粮价,遂引发大面积的饥荒,豪门售宅买米,穷人饿死”,呵呵。任何成员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个所谓的粮食,是不是在该年,总体上歉收还是丰收的。所有的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行动,商人正是所有的成员中的,佼佼者,他们智慧高超洞察力敏锐些;他们做到了,低价买到粮食,高价卖粮食,他们就挣钱,搞反了他们就会赔钱(甚至倾家荡产)。
真正做对了的成功商人,他们只是个人预测,现在粮食是处于低位就买进,现在是处于高位就卖出。
这个粮食究竟是高价还是低价,都只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这样的“今年粮食丰产就低价,明年粮食歉收就高价”这样武断出来的傻逼结论。
今年的粮价相对去年是高还是低,是取决于今年和去年,这时的人们对粮食的总的需求和总的供给,以及整个市场系统中,所有的其他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实际状况。
===========================

粮食丰收,还是歉收,能碍着任何的商人什么事情的呢?
所谓粮食歉收,还是丰收,是那些傻瓜蛋子们,幻想出来的事情;是些概念不清的,胡说八道而已。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今年的粮食生产出来比去年少些,并不一定表示了什么今年的粮食就会不够吃。
实际上,当出现大灾之年时,主要的商人脑子足够精明的都是在抛售粮食,而供应出他们拥有的粮食来,而换成货币,因为这时粮价高,是卖出的时机。
粮食丰富的时候(譬如,可能是丰收造成的粮食多),因为粮价低,是商人购入囤货的时机。

什么狗屁的,“粮食丰产,商人运粮无利可图,遂导致南粮不达北镇,.........”?
这是商人的所为的吗?商人是运粮的吗?
明明是官府朝廷,不但不作为去扫清匪患,还有很多“官匪勾结”来拦路抢劫,使“粮道”不通,而造成的奇缺粮食的地方“饿死人”,而不少商人是在冒着自己的身价性命的危险,在那样的匪患猖獗的情况下,还在努力地购运粮食去救灾,却被无数的超级大白痴误认为“那些缺粮食的地区饿死人”,是什么商人的不作为造成的。

王夫之,还真是个真实无疑的超级大白痴。“粮食丰产,商人购运粮食,怎么一定会是无利可图的呢?"如果,别的地区奇缺粮食(还要饿死人了),这购运粮食,不但不是无利可图,还是万利可图的事情的了。
这个王夫之,一个如此的超级傻子,居然还能蒙骗到现代的某些人;可见,这些现代人,他们又傻到了何种的地步呢。

这个所谓的“粮食丰产”,肯定只是“某些地区在丰产”,而那些“都城,等地方缺粮还要饿死人的地方,就绝对不会是什么粮食丰产的了,或者是那些官府流氓土匪之类的,不是通过的买卖手段,而是用强征强抢的手段,把那些后来导致饿死的老百姓,本来丰产的粮食,给抢走了”。

一个由无脑的傻子充斥的世界,这个世界能好得了?
由一群这样的真白痴去为官的国家或政府,当然就更是死路一条的了,呵呵。
明朝的灭亡,当然是这样的核心原因,所造成的。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