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市场

一
如果没有市场,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国家安排工人早上几点上班,国家安排农民傍晚几点收工。只有一种企业叫做国企,只有一个产权人叫做“人民”。
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有。
二
夜里母亲打来电话,言语间满是焦虑。
她让我劝说弟弟不要创业,因为弟弟想把自己这几年攒下来的钱开一家水果店。她让我劝弟弟回家乡考公务员。
“这是他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我说的很坚决。
“那他失败了呢?欠下别人钱了呢?那怎么办?”
“那也是他的失败,不是你的失败。”
三
市场不是天堂,经济学大师奈特的书名足以道出市场的本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经济学的课堂上我给学生们讲过我父亲的故事:二十出头的时候他开始杀猪,每天凌晨四点多出发,和同伴们一起用自行车载着猪肉穿过漫漫山路去县城售卖。山路上有时会遇到偷窃,坏人很狡猾,你上坡的时候,他在后面用刀子把绑猪肉的绳子割断,把猪肉抢走。父亲和他的同伴们和这些坏人打过架,有一年还受伤住院了。
这就是市场,其间有太多的辛苦和辛酸。但那点利润依然吸引着这些青年不辞辛苦的早出晚归。
对他们而言,那意味着最不坏的选择,意味着那个年代里改善生活的全部可能。
四
我也讲过母亲的故事。
小时候她去国营的商店买东西,商店的售货员是很牛的,常常横眉冷对顾客,满脸的不耐烦。母亲那时候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了售货员,一定要对顾客好一点。
后来我家开了商店,不管什么人来买东西,母亲都笑眯眯的。
这是最平凡的人的故事,这是最普通的生活。如果没有市场,我的父亲母亲不会有他们今天的生活,他们只能活的像每一个平凡的朝鲜人一样。
如果没有市场,我们和朝鲜不会有什么区别。
五
弟弟毕业于一所还不错的大学。
毕业后他没有和很多我们当地的青年一样回家乡考公务员,而是去了饭店工作。从服务员一步步干起。
这在辛苦供他读了大学的父母看来不会是有面子的事,就像如今他想开水果店的想法让母亲难以接受一样。
我常常想起一年前我们挤在他租的狭小的房间里那张单人床上的聊天:
“这几年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市场让我变得更强大了。”

有些领域会把人变成废物,但市场确实可以把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磨砺的更强大,更有价值。
六
学校夏令营的《诗歌读本》是我编的。
编的时候选了一首宋代诗人的诗,这首诗写得不是什么大V,不是乔布斯、马云一样牛逼闪闪的存在,而是一个平凡的卖饼小贩:
示秬、秸(宋)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是作者的两个儿子。
有一个早晨,我带同学们读诗的时候,就一起读了这首。我们在清晨的楼顶,大声读着:“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后记:本文的题目来自一位曾经著名的企业家,后来的牢犯。那是一个出差归来的晚上,高速路上,在车里和老板聊天,听老板讲她以前的老板,那个才华横溢、创造了许多传奇的企业家。这句话就是他的语录之一。“那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可惜后来去从政了。”老板感叹到:“但他说的这句话,这么多年,我始终记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