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与市场过程(二):复杂的体制和政策


复杂的体制和政策——民主政治与市场过程(二)

政策因为其独占特点,导致了其与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魏特曼试图将政策比作商品的努力,自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而已。

在上一篇中,我主要介绍了选民的“理性无知”问题。也正是基于这点,许多经济学家坚持否认“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一样有效”的说法。
如果说在自由市场中,存在“消费者——商品/服务——生产者”这样的关系,那么在民主政治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存在“选民——政策——制定者”这样的类似关系。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主要把目光聚焦在民主体制,政策与商品的对比上。
正如魏特曼自己所说:官员或政治党派与企业一样,都会宣传自己的主张来试图解决理性无知的问题;并且由于选民多多少少会受到某项政策的影响,所以选民就会像消费者试图了解他们购买的商品一样有动机去了解各党派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的主张。
在这点上,与其说魏特曼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如说他是一个“民主政治”盲目乐观者的典型。
魏特曼在其1995年的《民主失败的神话》中,不断提到民主的有效性来自竞争机制。但他忽略了一点,也就是当下的西方民主制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人知道他所说的“民主”到底指的是哪一种:是议会制的还是总统制的?
魏特曼试图用“市场在完全竞争下所产生的均衡是最有效的”逻辑来证明:因为民主政治是多党派竞争执政,所以“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均衡也是最有效的”。但事实显然与魏特曼的幻想有较大的出入。
拿他的祖国(美国)来说,如果用市场的逻辑来检验美国民主政治的有效性,那么结果却不是那么乐观。通过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我们知道,“寡头垄断”下的均衡并不是“最有效的”。那么在美国这样的两党制的体制下,魏特曼又从哪里来的自信可以断言“两党制的民主是最有效”的呢?他们难道不会合谋吗?
如果根据产业经济学领域对待市场的普遍手法,我们应该颁布法律来禁止某个党派过分扩张,又或者强行将某个大型党派分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主政治的“充分竞争”,不是吗?
政策与商品相同吗?
在当下许多民主国家的大选和参选者的辩论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并且有趣的现象:许多政党的官员经常在重复讨论类似的问题,他们的主张也似乎没有看起来那么水火不容。这就是所谓的“Median Voter Theorem”——即中间选民理论。
在大选期间,政治党派会朝着“选民天平”的中间移动,以试图吸引所谓的“中间选民”。这当然会使得那些政治官员远离自己的原始位置,但那些处于原始位置的选民依然会选择离他们最近的那位官员。
这事实上造成了一个问题:为了争夺(不得罪)这个所谓的“中间选民”,在政治大选的时候,参选者通常会将数不清的一揽子政策或者主张打包进一个简易的“套餐”。这个“套餐”就类似一个口号,一个标志。显得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口号和外表是美国民众普遍对奥巴马的印象和认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民想要弄清楚每位参选者的承诺和政治主张就需要难以置信的大量认知要求。这就造成了解参选者政治主张的机会成本非常之高。于是,正如上一篇所说,许多选民选择对政治“无知”。所以,许多选民认为与其对参选者的政治主张深入了解,不如根据他的生活作风,他的长相,他的种族甚至他的家庭成员来投票。
政策和市场中的商品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基本区别:政策通常是独占的(exclusive)——即A政策通常与B政策不能够共存。比如,最低工资法的颁布,事实上影响了所有人,而不是仅仅影响支持最低工资法的人。
对于政策来说,其一但被颁布,则通常成为了“垄断者”。在市场中,不喜欢喝可口可乐的人可以把他们的钞票转向百事可乐。然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部分选民会被他们所反对的政策影响。这好比是所有选民须先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投票,获得票数少的那家公司就需要被关闭。从而只留下其中一家成为“垄断者”,所有“消费者”只能从它那里购买商品和服务。
因为政策的独占性,所以在缺少可供比较的其他政策(Alternative)的环境下,许多政策一但被颁布,就很少受到挑战,即便有挑战某项政策的理论出现,很多人也因为其缺乏实证证据从而拒绝接受这样的挑战。同样,许多政策一旦被拒绝,就很少再被提起。
于是,这又再次说明了史蒂格勒的“存在即有效”错了:许多错误或者低效的政策存在不是因为其通过了时间的检验,而是因为政策的独占性特点。(因为史蒂格勒提出的这个说法,导致芝加哥政治经济学长期被人扣上这顶丑陋的帽子)
因此,如果魏特曼“民主有效说”的成立所依赖的是民主所带来类似市场中的“完全竞争”,那么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成熟的民主政治体制是符合他的理论前提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便是史蒂格勒自己也曾撰文表示“寡头垄断”会带来合谋,随后到了自称追随了史蒂格勒“存在即有效”逻辑的魏特曼在将民主政治比作自由市场的时候,悄悄地抛开了美国“两党制”民主的事实,确实让人觉得魏特曼的理论颇为牵强。
并且,根据“中间选民理论”,参选者的“政策套餐”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和模糊性,也导致了政策不像商品一样那么容易被选民所了解。选民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深入研究各党派的政治/经济/外交主张。这就导致了所谓的“民主选举”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娱乐作秀式的胡闹。
最后,政策因为其独占特点,导致了其与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魏特曼试图将政策比作商品的努力,自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而已。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