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者与诽谤者

诋毁者与诽谤者
当言论自由准则用于支持大众认同的某种权利时,坚决拥护该准则易如反掌。但是在面临那些有争议的言论时,言论自由准则就要面临严酷考验了。这些言论就是那些会被我们视为恶毒和肮脏的言论。目前,最让人厌恶的恶毒言论莫过于诽镑了。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维护那些诽谤者的言论自由杈利。如果他们能得到保护,那么并不会像他们这样冒犯他人的大众就会更加安全。如果诽镑者的言论自由权利得不到保护,大众的言论自由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公民自由意志论者不太愿意去设法保护诽谤者的权利,其原因很简单,诽镑损害受害者名誉。许多受害者因为遭受诽镑而失去了工作和 朋友。这些公民自由意志论者相当关注那些名誉受损的受害者,而基本不在乎诽镑者的言论自由杈利,似乎诽镑本质上就是不可原谅的。

照片
但很显然,保护一个人的名誉不是绝对的评估标准。假设我们确立了个人名誉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那么我们就必须禁止会损害他人名誉的各种 言论,而不管那是不是真相。让人不舒服的文艺批评,带有讽刺意味的电影、音乐和书评都将遭到封杀。所有将影响任何人或任何机构的言论 都要一律严禁发表。公民自由意志论者当然会否认其观点会与他们反对诽谤者有任何关系。他们也会承认,一个人的名誉不可能永远都受到保护,甚至有时候必须牺牲,可他们不会因此就让诽谤者免责过关。他们的理由是,个人名誉是不能被轻率对待的,要损坏别人名誉必须有充分合理的理由。但是,个人名誉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不能被轻率对待的东西的本质是什么?显然,它跟诸如衣服之类的个人物品完全不是一回事。实际上, 一个人的名誉完全不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名誉,就是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一个人的名誉绝对不会包含其他人对他的各种看法之外的内 容——因为这种名誉原本就来自这些看法。一个人被损害的名誉,也绝对不会超出其他人对他的各种看法的内容。不管他的名誉是通过正当手 段还是不正当手段得到的,是经由真相或谎言而受到损失,他一开始就不拥有它,因此不应有任何诉诸法律要求赔偿的想法。

那么,当我们反对或禁止诽镑时,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就是在禁止某人影响或试图影响其他人的想法。如果我们不能够自由地影响周围人士的想法,言论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所以,我们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的诽镑和诋毁都符合言论自由的准则。最后,看似矛盾的是,如果没有那些禁止诽镑的法律,个人名誉反倒会更加安全一些。因为当前法律禁止诽镑,人们自然就会相信那些对于他人人格的公然诋毁。遭受蒙骗的大众普遍会说:“如果这不是真的, 它怎么会被报道呢? ”如果诽镑和诋毁被允许了,大众就不会这么容易被骗了。言论攻击会迅速大量涌现,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它们不会“这完全是诬蔑,你这个诽谤别人的小人!等着我的律师跟你联系吧!我这家餐厅的信眷是花了好几年才积累起来的! ”产生任何影响。人们会很快建立起像消费者协会或者贸易促进组织之类的机构,以提供公众判断类似流言是否准确的依据。在诽镑者被允许自由发言之后,公众会很快学会看待和评价他们的言论。诽镑将不再会很容易毁坏一个人的名誉了。

评论

热门博文